安中太平循道讲坛(第7讲)——中国科学院大学吴宝俊博士讲《物理学是干什么的》
发布:教师发展中心 日期:2025-04-02 来浏览量:26
分享

  “安中太平循道讲坛”是“安中大讲坛”的延伸和拓展,是安宁中学太平学校专门打造的“理想信念-德育研修-教学研讨-科研赋能-科学教育”五位一体的综合交流平台,是爱润校园的文化名片。通过“名家大师进校园” “专题报告” “科学讲堂”等形式营造学术氛围,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广大师生的综合素养。

  2025328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吴宝俊博士携《物理学是干什么的》走进“安中太平循道讲坛”。吴博士以历史上伟大物理学家们的重大发现为线索,带领学生走进一场物理探秘之旅,启发同学们以物理学之重器撬动祖国繁荣复兴的杠杆。

08c71000-3c28-4363-b492-c7fabbafd750.jpg

中国科学院大学——吴宝俊

  一、物理学的天空群星璀璨

  吴博士以“物理学是干什么的?”这一引人深思的问题揭开了这场物理探秘之旅的序幕——“物理学是研究大自然最基础的学科,同时我们也认为它是研究大自然规律的终极学科。”吴博士用诙谐幽默而不失严谨的语言,带领同学们穿越时空,回顾了伽利略、牛顿等物理学巨匠的杰出贡献,从牛顿的经典力学到薛定谔方程;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到近现代的量子力学;将物理学这一看似高深莫测的学科变得亲切可近。吴博士深入浅出地将抽象复杂的物理学概念具象化,巧妙地将这些理论与日常生活现象相结合,为现场的师生们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物理学盛宴。 

  二、以物理为基铸国之重器

  讲座中,吴博士特别聚焦于中国近代物理学的曲折发展路径,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学家们与祖国双向奔赴的动人故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邓稼先、钱学森等科技工作者在祖国的召唤下,心无旁骛、潜心科研,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破解创新发展难题,以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的态度专注于自己的科研事业。他们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用行动诠释了“国之脊梁”的真正含义。

  三、“李约瑟难题”点燃科技梦想

1744252103445025540.jpg

  “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诞生在中国?”吴博士以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启迪人心。他极具创造性地将西方物理学的发展进程与中国考试制度的变迁进行关联分析,生动揭示了教育变革与科学进步之间的微妙关系。这种别出心裁的跨学科视角,不仅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理解物理学的新窗口,更促使大家重新审视科学探索的本质与教育体系的深层价值。通过这种富有创见的对比,吴博士成功引导同学们建立起科学史与教育史之间的对话,让看似遥远的两大领域产生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思想碰撞。 

  四、今日之责任全在我青年

  封建社会时期,我国就因忽视对自然科学的探索研究而落后于世界,成为西方人眼中落后和野蛮的代表。科技革命风起云涌的今天,转型发展迫在眉睫,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据先机、赢得优势。未来的中国,需要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将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实力扎扎实实地提升上来,这一切之希望与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青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我今日之青年也当踔厉奋发,扎实学识,将个人的理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洪流之中。

  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被吴博士的热忱与赤诚所感染,每到精彩之处,便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讲座最后,同学们请教了吴博士关于物理学习方法等专业知识,吴博士循循善诱,鼓励学生们超前学习,带着问题听课,提高课堂效率,联系现实生活,建构系统化知识网络,加强实战训练,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744252039867068000.jpg

  这场讲座犹如一束智慧之光,为学生们照亮了探索物理世界的道路。那些精妙的物理知识化作思想的羽翼,助力年轻的心灵在求知的苍穹中自由翱翔。传承科学薪火,播撒科学种子,普及科学方法,点燃探索热情,在通往科学与真理的路上,安宁中学太平学校的师生们始终在砥砺前行!

 

 

编辑/熊雨潇   审核/万朋